2018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 148項成果獲獎

2018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 148項成果獲獎

2018-04電梯保養項目-10 14:59:10 來源: 南寧晚報 作者:




4月4日,2018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勵項目為148項,其中特別貢獻獎2項,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一、二、三等獎獎勵項目共146項。

據介紹,獲得此次科學技術最高獎——特別貢獻獎的是廣西農科院團隊的“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創新及新品種選育”以及廣西師范大學“科研團隊”的“基於DNA、蛋白質靶標新型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的發現”,這兩個項目在世界相關領域都居領先地位。

獎勵項目也反映瞭廣西科學技術發展的變化特點。從獎勵項目看,由企業牽頭和參與的獲獎項目共有81項,占54.7%,反映出企業已逐步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從獎項分佈看,9個大行業與技術領域的項目獲得獎勵,其中工業項目57項,占38.5%,繼續成為獎勵大戶。在這批獎勵項目中,有97個項目獲得專利授權,共計514件,表明知識產權的作用突出。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批獎勵項目在2013—2015年三年間,技術推廣應用單位實現新增銷售收入合計281億元,新增利潤120億元,新增稅收7億元。

相關新聞

一粒種子和一項新發餐廳菜梯現的特別貢獻

在2017年度148項廣西科學技術獎勵項目中,“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創新及新品種選育”和“基於DNA、蛋白質靶標新型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的發現”獲得瞭最高獎——特別貢獻獎。他們究竟有怎樣的“特別貢獻”?

一粒種子解決雜交水稻高產不優質難題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造福一個民族。”廣西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鄧國富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和消費國。矮化育種、雜交水稻三系配套和超級稻研究,使水稻產量實現瞭三次革命性的突破,讓我國僅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瞭占世界22%的人口,雜交水稻成為我國的民族產業,研究與實踐持續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據介紹,“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創新及新品種選育”項目在2009年獲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0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獎後,廣西農科院團隊再接再厲持續創新,加大研發力度,相繼選育出米質更優、產量更高、抗性更好的後續優質雜交稻新品種,有效地解決瞭雜交水稻高產不優質的難題,申請獲得一大批自主知識產權,成為華南稻區弱感光類型的主栽品種,深受種子企業、農戶和消費者的喜愛。在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江西、湖南等多個省區累計推廣1億多畝,新增社會總產值200多億元,使我區雜交稻與泰國香米相比有巨大的產量優勢,而在米質外觀、適口性等方面毫不遜色。

據透露,廣西農科院首創的育種策略、技術路線和方法被國內外同行們借鑒利用,有效地推動瞭我國雜交稻優質化生產進程。

一項新發現或可使腫瘤無處可逃

項目“基於DNA、蛋白質靶標新型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的發現”,屬於化學、生命科學、藥學和納米科學的交叉研究領域。

眾所周知,癌癥的有效治療已成為世界范圍內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抗癌藥物的靶標主要是DNA或蛋白質。盡管鉑類抗癌藥物研究取得瞭輝煌的成就,但是金屬抗癌藥物仍然存在毒性和耐藥性問題。而人血清白蛋白作為小分子藥物載體具有可再生性、無毒性、良好生物相容性等優點,可以提高候選藥物的靶向性和成藥性。

“基於DNA、蛋白質靶標新型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的發現”項目針對DNA、蛋白質為靶點的新型抗腫瘤活性化合物的發現及其成藥性的關鍵科學問題,在本項目前期兩個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研究基礎上,通過引入中藥活性成分配體和構建白蛋白載運體系,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取得瞭兩大學術貢獻:首次提出和實現瞭中藥活性成分+金屬活性中心的設計思想,為金屬抗腫瘤藥物研究提供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模式;首次提出和實現瞭基於血清白蛋白特定氨基酸設計抗腫瘤金屬前藥設計思想,為提高金屬抗腫瘤藥物的靶向性和成藥性提供新思路。

據悉,本項目研究成果拓展和引領瞭國際藥物無機化學和蛋白質生物無機化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創新,得到國際學術電梯保養推薦界的高度評價,產生瞭較大的國際學術影響,達到瞭當今國際領先水平。(記者 凌劍伊 通訊員 羅文彬)

加載更多>>

責任編輯:陳龍
arrow
arrow

    n7gf4g3zd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